簇絨掛鐘是什麼?手作美學×實用時鐘一次滿足

在追求居家氛圍與美學質感的時代,單純擺一只時鐘或是一幅裝飾畫,似乎已經難以滿足現代人的多元需求。

若能同時擁有「實用功能」與「手作材質的溫度與美感」,那麼這件單品便匯聚了時尚與生活感。

這時,便有一種特別的手作物件——簇絨掛鐘悄然走入視野。

它以簇絨技術打造出獨具立體質感的毛線掛鐘,不僅是一只會走的時鐘,更是一件牆面藝術。

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什麼是簇絨掛鐘、為什麼值得擁有,以及如果你對「親手製作」有興趣,可以如何自己動手做出專屬的簇絨掛鐘。

什麼是簇絨掛鐘?

簇絨是一種源自地毯或墊子製作的技法,簡單來說,就是用一根根毛線透過「槍打」或「釘入」的方式,在底布上形成一根根直立或捲曲的線圈/毛束,產生豐富的立體觸感與織面效果。

當這項技法與時鐘機芯結合時,就形成了「簇絨掛鐘」。它的基本構造如下:

  • 底布或底板:作為毛線基底,以及時鐘機芯固定的平台。
  • 毛線:使用各種顏色與材質的毛線,形成簇絨圖案。
  • 時鐘機芯及指針:安裝於簇絨作品中,使作品兼具「讀時間」的功能。
  • 掛繩或掛勾:方便將完成的作品吊掛於牆面。

簡而言之,簇絨掛鐘就是:一件立體質感的毛線藝術作品 + 一只可讀取時間的時鐘機芯 = 居家裝飾與實用時間工具的完美結合。

Section image

為什麼選擇簇絨掛鐘?手作美學與實用兼具

1. 裝飾與藝術性

簇絨掛鐘在牆面上往往顯得溫暖、有層次、富有手作痕跡,毛線的粗細、色彩的飽和、線束的排列、甚至留下的手感,都讓作品更像「藝術擺件」而非冷冰冰的機械鐘。

透過不同配色與圖案設計,簇絨掛鐘可以成為房間主題的一環,為空間增添個性與溫度。

2. 實用性:當時鐘用也沒問題

真正令人驚艷的是,它並非僅僅「好看」,還具備「看時間」的功能。

將時鐘機芯融合進簇絨作品,不但不影響視覺美感,更提升了使用價值。

無論是客廳、餐廳、書房或工作室,一只簇絨掛鐘即可兼具「時間顯示」與「空間主角」的角色。

這樣的功能融合,在手作裝飾品中並不常見,因此也更具吸引力。

3. 手作體驗的成就感

除了成品本身值得擁有外,若你選擇親手製作,過程本身就是一段療癒與創作之旅。

從選圖、挑色、操作簇絨槍、整理線束,再到安裝機芯、掛上牆面,每一步都能感受到「從零到有」的過程成就。

這樣的過程不僅豐富了作品本身的故事,也讓最終掛在牆上的作品更有連結感。

4. 適合各種風格空間

簇絨掛鐘在選材與設計上十分彈性:可以走北歐簡約風、彩色活潑風、禪風自然材質風……因此它適用於年輕族群的公寓、家庭客廳、手作工作室,甚至是商用空間如咖啡廳或設計工作室。

這種「裝飾性 + 功能性」讓它比一般藝術掛畫更實用,也比普通時鐘更具設計感。

Section image

親手製作簇絨掛鐘:體驗流程一把抓

如果你想親自動手做一只簇絨掛鐘,這裡簡要說明一般手作課程的流程:

  • 選擇圖案與配色:首先挑選你想要製作的圖案(可以是簡單幾何、字母、插畫風格等等)與確認色彩。
  • 製作簇絨底布:使用簇絨槍或手工工具,在底布上將毛線打入,形成線束。這個步驟是整體視覺效果的重點。
  • 修剪與整理:簇絨完成後,需要將線束修整、剪至適當高度、讓整體平整並呈現預期造型。
  • 安裝時鐘機芯:將時鐘機芯固定在作品背板,安裝指針、調整時間功能。此步驟需兼顧美觀與機能。
  • 掛上牆面、拍照打卡:完成後即可掛於牆面,並成為居家焦點。很多人也會分享這過程與成品於社群中,增加成就感。

在這過程中,你會發現從「毛線堆疊」開始,到「時鐘指針轉動」的那一刻,心中的滿足感是直接可見的。而當它掛在牆上、每分鐘指針跳動時,也成為空間中獨一無二的設計物件。

Section image

為何推薦DoesArt的簇絨掛鐘課程?

如果你看完以上介紹,對簇絨掛鐘心動了,那麼推薦你參加DoesArt的簇絨掛鐘課程。以下是為什麼選擇我們的理由:

  • 台灣手作地毯/簇絨領域的領導品牌,已累積超過30,000名學員體驗。
  • 課程結構完善,從工具使用、毛線選色、簇絨技巧、修剪整理、時鐘機芯安裝,全程導師手把手指導,即使你沒手作經驗也能安心上手。
  • 課程時間與體驗設計友善:例如一般簇絨掛鐘體驗約 4 小時即可完成。
  • 成品具備擺掛與功能性,可以直接帶回家使用,真正將「手作」轉化為居家裝飾與實用時鐘。

因此,如果你想不只是「買一只漂亮鐘」,而是「自己製作一只專屬鐘」,並享受創作與成就感,這樣的課程絕對值得去體驗。

想立即體驗有趣又實用的簇絨掛鐘課程嗎?趕快點下方連結預約課程吧!